-
食物多樣性,谷類為主。各種各樣的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同,沒有一種食物能供給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谷類食物是我國傳統膳食的主體,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在各類食物中應當以谷類為主,并需注意粗細搭配。
-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蔬菜、水果和薯類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質。紅、黃、綠等深色蔬菜中維生素含量超過淺色蔬菜和水果,而水果中的糖、有機酸及果膠等又比蔬菜豐富。新鮮的蔬菜、水果對健康有很大益處。
-
常吃奶類、豆類或其制品。奶類含鈣量高,是天然鈣質最好的來源,也是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經常吃適量奶類可提高兒童、青少年的骨密度,減緩老年人骨質丟失的速度。豆類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及B族維生素。經常吃豆類食物,既可改善膳食的營養供給,又有利于防止吃肉類過多帶來的不利影響。
-
經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魚、禽、蛋及瘦肉是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某些礦物質的重要來源。但食用不能過量。
-
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 進食量與體力活動是控制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食量過大而活動量不足會導致肥胖,反之會造成消瘦。體力活動較少的人應進行適量運動,使體重維持在適宜的范圍內。
-
吃清淡、少鹽的膳食。膳食不應太油膩、太咸或含過多的動物性食物及油炸、煙熏食物。每人每日食鹽量以不超過6克為宜。少吃醬油、咸菜、味精等高鈉食品及含鈉的加工食品等。
-
飲酒應限量。白酒除能量外,不含其他營養素。過量飲酒可增加患高血壓、中風等的危險。若飲酒可少量飲用低度酒。孕婦和兒童應忌酒。
-
吃清潔衛生、不變質的食物。應當選擇外觀好,沒有泥污、雜質,沒有變色、變味并符合衛生要求的食物。進食注意衛生條件,包括進餐環境、餐具和供餐者的健康狀況。
保證營養的飲食習慣
簡介
要想在享受美味的同時關注營養的攝取,我們需要謹記下面8個基本要求。
END
與你的好友共同分享這篇菜譜
Top10總點擊排行榜
24641蘆薈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24262桑椹子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11833海藻的功效與作用與食用方法
9484炸蛋絲的方法與技巧
8815年輕人多喝花生豆漿有什么好處
7346冷凍肉和新鮮肉相比是否營養
6977一天喝一杯牛奶有哪些好處
6328熱水焯青菜會破壞營養
5499腌菜種類有哪些?
53510香菜如何保存比較好
Top4熱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