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上述的各種變化,可以使食品去除原有腥膻氣味,使顏色更好看,增強令人愉快的色、香、味,改善其感官性質,營養素變得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烹調過程中的洗滌和加熱等可將食品可能存在的有害微生物(如細菌、寄生蟲等)等殺滅。但是,食物在烹調時也可能發生一些營養素的損失和破壞。
-
食物里的各種維生素特別是水溶性維生素,加熱時,常常被破壞,加熱時間越長,損失就越大。烹調原則是只要食物能熟,加熱的時間盡可能越短越好,特別是新鮮蔬菜類,宜采用“急火快炒”的烹調方法,以減少維生素的損失。采用“急火快炒”的烹調方法,維生素C的保留率可提高至60%~70%。而采用長時間的熬煮則維生素C的保留率幾乎等于零。
-
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水溶性維生素遇到堿性物質,很容易被破壞。在食物烹調習慣上很多人喜歡熬粥時加堿,這可使食物中水溶性維生素被大量破壞。饅頭加堿主要是中和面中的酸,沒有調味作用,而且食物堿性愈強,食物中的無機鹽類愈變得不好吸收,這也是一種間接的損失。
烹調炒制飯菜的利與弊
簡介
烹調的作用在于使食品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具有良好的口感,并殺滅其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微生物。食物在烹調過程中可以發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學變化。由于食物組成成分復雜和烹調方法的千變萬化,所以食物烹調時所發生的變化也是異常復雜的綜合的物理化學過程。例如食品中一部分營養素可以發生不同程度的水解,蛋白質分解為肽以及更小單位分子的氨基酸,淀粉變成糊精等。加熱時蛋白質的凝固、淀粉的加水浸漲、植物細胞果膠的軟化、細胞膜的破壞、水溶性物質的浸出、芳香性物質的揮發、有色物質的形成等都能在烹調過程中產生。
END
與你的好友共同分享這篇菜譜
Top10總點擊排行榜
24641蘆薈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24262桑椹子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11833海藻的功效與作用與食用方法
9484炸蛋絲的方法與技巧
8815年輕人多喝花生豆漿有什么好處
7346冷凍肉和新鮮肉相比是否營養
6977一天喝一杯牛奶有哪些好處
6328熱水焯青菜會破壞營養
5499腌菜種類有哪些?
53510香菜如何保存比較好
Top4熱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