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水應適量。春夏之交,氣候干燥,應該勤喝水,多喝水,一般人每天至少需要喝1500~2000毫升水,大約8杯左右;孕婦每日飲水量應保持在1200毫升左右。正常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尿液來判斷自己喝水是否充足:正常的尿液顏色應該是淡黃色,如果顏色太深就應該補充水分;若顏色很淺就可能是喝水太多了,需要適當減少水分。
-
講究喝水時間。一般來說,有效的飲水方法是在空腹時飲用,這樣水會直接在消化管道中流通,被身體吸收,所以晨起適量飲水不但可補償夜間水分的消耗,還能幫助腎臟及肝臟排毒。此外,一天當中的喝水時間還應當做如下安排:三餐后半個小時喝水,可以增強消化功能;上午9~10點和下午2~5點喝水,可補充人體運作中流失的水分;晚上睡覺前1~3小時左右喝水,可以預先補充睡眠中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皮膚水分流失,讓身體在睡眠中仍能維持平衡的狀態。
-
掌握正確的喝水方法。喝水時不能囫圇吞水,而是要一口一口地喝,口渴時需要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再緩緩地喝下去,這樣能充分滋潤口腔和喉嚨,讓身體慢慢地吸收,同時有效緩解口渴的感覺。
方法與步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