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油中長了霉菌是否對人體就一定有害呢?那也不一定。世界上的霉菌有很多種,其中絕大多數對人體是有益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們常與霉菌打交道,如食用的蘑菇,藥用的麥角,面肥中的活酵母,制作腐乳時加入的毛霉和紅曲霉,制醬和醬油的曲種等,都是霉菌。而且平時我們的腌菜和酸菜也都是利用霉菌和細菌發酵制成的。然而也有極少部分霉菌,約有100多種對人體的健康是有害的。它們除菌體本身對人體產生不同疾病外,有些在侵襲糧食和油料作物后,也可產生有毒的代謝產物———霉菌毒素,引起人和動物的各種急慢性中毒,如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產生的黃曲霉素是最強烈的肝臟致癌劑。
-
那么,長霉的食油到底能不能吃呢?這主要看油本身的質量有無改變。最簡單的辦法是用鼻子嗅一嗅,有無“酉毫”(哈喇)味,已發酉毫的油最好不要食用。因為這種油不僅有霉的問題,而且表明油已經嚴重酸敗。有酸敗的食油,不飽和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大量被破壞。在酸敗時還產生一些氧化物,對人體的一些重要的酶系統,如細胞色素氧化酶,琥珀酸氧化酶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壞,可引起人體發育障礙和體重減輕。研究還表明,過氧化物與機體的衰老、誘發突變、致癌等有密切關系。因食用嚴重酸敗的食油而引起食物中毒也時有發生,輕者出現頭痛、發冷發熱、嘔吐和腹瀉等癥狀,重者可致肝臟損傷。因此,嚴重酸敗的食油應禁止食用。如果油的味道沒有異常,只要去除上面的霉層,不搖動油瓶,在短時間內仍可食用。若還不放心,去掉霉層后,再倒去上面一部分油。動物油只要去掉上層即可,因為霉菌如黃曲霉素等親脂性較差,不易溶于油中,所以只要把霉層去掉即可無毒。
霉變的油請勿再食用
簡介
一般食用油存放的時間長了,油的上層和瓶子的壁長出一層黃綠色的霉菌。油怎么會長霉菌呢?一般來說,素油如豆油、麻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等裝在干凈的瓶子里,瓶口密封,在室溫中存放幾個月是不會變質和長霉的,而動物油如豬油、羊油和牛油等葷油,則不能長時間存放,且容易長霉。這是因為素油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E,可使不飽和脂肪酸不被很快地氧化分解,同時液體油本身也并不是霉菌的良好培養物。但是,盛油的瓶子如果清洗不干凈,含有水分或過去曾裝過油而長時間未用了,用這樣的瓶子來裝油,或把用過的油再存放起來,這都可能遭到霉菌的侵襲。時間一長,由于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的影響,油中的脂肪酸被氧化分解,霉菌也就加快了繁殖。
END
與你的好友共同分享這篇菜譜
Top10總點擊排行榜
24641蘆薈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24262桑椹子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11833海藻的功效與作用與食用方法
9484炸蛋絲的方法與技巧
8815年輕人多喝花生豆漿有什么好處
7346冷凍肉和新鮮肉相比是否營養
6977一天喝一杯牛奶有哪些好處
6328熱水焯青菜會破壞營養
5499腌菜種類有哪些?
53510香菜如何保存比較好
Top4熱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