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與步驟

  1. 1

      食用油中長了霉菌是否對人體就一定有害呢?那也不一定。世界上的霉菌有很多種,其中絕大多數對人體是有益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們常與霉菌打交道,如食用的蘑菇,藥用的麥角,面肥中的活酵母,制作腐乳時加入的毛霉和紅曲霉,制醬和醬油的曲種等,都是霉菌。而且平時我們的腌菜和酸菜也都是利用霉菌和細菌發酵制成的。然而也有極少部分霉菌,約有100多種對人體的健康是有害的。它們除菌體本身對人體產生不同疾病外,有些在侵襲糧食和油料作物后,也可產生有毒的代謝產物———霉菌毒素,引起人和動物的各種急慢性中毒,如黃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產生的黃曲霉素是最強烈的肝臟致癌劑。

    霉變的油請勿再食用
  2. 2

      那么,長霉的食油到底能不能吃呢?這主要看油本身的質量有無改變。最簡單的辦法是用鼻子嗅一嗅,有無“酉毫”(哈喇)味,已發酉毫的油最好不要食用。因為這種油不僅有霉的問題,而且表明油已經嚴重酸敗。有酸敗的食油,不飽和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大量被破壞。在酸敗時還產生一些氧化物,對人體的一些重要的酶系統,如細胞色素氧化酶,琥珀酸氧化酶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壞,可引起人體發育障礙和體重減輕。研究還表明,過氧化物與機體的衰老、誘發突變、致癌等有密切關系。因食用嚴重酸敗的食油而引起食物中毒也時有發生,輕者出現頭痛、發冷發熱、嘔吐和腹瀉等癥狀,重者可致肝臟損傷。因此,嚴重酸敗的食油應禁止食用。如果油的味道沒有異常,只要去除上面的霉層,不搖動油瓶,在短時間內仍可食用。若還不放心,去掉霉層后,再倒去上面一部分油。動物油只要去掉上層即可,因為霉菌如黃曲霉素等親脂性較差,不易溶于油中,所以只要把霉層去掉即可無毒。

    霉變的油請勿再食用
  3.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