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艾灸療法是在人體的特定部位通過艾火刺激,從而達到治病防病的目的。在進行艾灸治療時,施灸點皮膚外溫度可高達130℃左右,皮膚內溫度最高在56℃左右。艾灸刺激會涉及皮膚的淺層及深層,在這種溫熱刺激作用下,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從而增強局部的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以有效緩解和消除平滑肌痙攣;可以提高局部皮膚的組織代謝能力,從而促進血腫、瘢痕、水腫、粘連、炎癥、滲出物等病理產物的消散、吸收。同時還可以增強汗腺分泌能力,有利于代謝產物的排泄;
還可以使大腦皮質抑制擴散,從而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具有一定的鎮靜與鎮痛作用;此外,艾灸的這種溫熱作用還能促進藥物的吸收。另外,艾灸還具有近紅外輻射作用。人體作為一個紅外輻射源,同時也是一個紅外吸收體。艾灸的近紅外輻射作用于人體穴位時,具有較高的穿透能力,可以有效地調控機體的免疫能力,使人體恢復到正常。 -
(2)經絡學說是灸療學的理論基礎。人作為一個整體,各部分功能都是互相協調的,主要是通過機體的自控調節系統來實現的。其中皮部起著接收器和效應器的作用,經絡起著傳遞信息和聯絡的作用,頭腦可對身體所接收的艾灸治病養生的三大原理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分析,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所謂的皮部經絡系統。經絡是一個多層次、多功能形態的調控系統。所以利用艾灸療法在穴位上施灸時,艾火的溫熱刺激作用就會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時機體功能會產生相互激發、相互協同的效果,從而導致生理上的放大效應。
-
(3)艾灸療法可以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具有雙向調節特征。這是因為在穴位上施灸時,不僅僅刺激了穴位本身,還激發了經氣、調動了經脈的功能,更好地發揮氣血和陰陽的整體調節作用。除此之外,還可以激活皮膚中的某些神經末梢酶類物質參與機體的免疫調節,從而對疾病的治療有著良好的調節作用。從上述的原理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艾灸的作用原理,就是將燃燒產生的熱量傳遞到人體的經絡系統,充分調動人體的免疫功能,最終作用于人體上的各個病變部位。這種多元化的狀態調整,在相互協同相互激發的作用下,在治療上產生療效倍增的效果。
艾灸治病養生的三大原理
簡介
艾灸具有防病治病、養生延年益壽之功效,是一種簡單易行并且切實有效的治療方法。艾灸是使用易燃的艾絨或一些藥物在人身體疼痛部位或者穴位處進行燒灼、溫熨。經過一定的灸火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從而起到協調陰陽、調和氣血、溫通經絡、扶正祛邪的作用,最終達到防病治病、美容養生的目的。
END
與你的好友共同分享這篇菜譜
Top10總點擊排行榜
24641蘆薈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24262桑椹子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11833海藻的功效與作用與食用方法
9484炸蛋絲的方法與技巧
8815年輕人多喝花生豆漿有什么好處
7346冷凍肉和新鮮肉相比是否營養
6977一天喝一杯牛奶有哪些好處
6328熱水焯青菜會破壞營養
5499腌菜種類有哪些?
53510香菜如何保存比較好
Top4熱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