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與步驟

  1. 1

    山茶栽培管理
      山茶主要產于長江南岸,北方地區為盆栽溫室花木。山茶喜溫暖濕潤環境,以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沙壤土為宜,栽培方法以扦插法為主。

    山茶的養殖方法,山茶種植方法
  2. 2

    山茶繁殖方法
      9~10月份選好地點,施足底糞,翻耕平整,選擇生長強壯、無病蟲害的山茶枝條作插穗,剪成10厘米長,除去下部葉片,隨剪隨插,插在已整好的育苗畦上。插時按行距18~21厘米,株距6~9厘米的標準。 插后澆水,然后用塑料薄膜蓋緊,另加蓋葦簾遮陽,及時追肥、澆水、松土,保持苗畦濕潤。2~3個月后生根。待枝條高達50~80厘米時,即可移栽定植。
      山茶以盆栽為常見,因其生長緩慢,根系不大,而小毛根較多。三年換盆一次,且以小滿前后為宜,立夏施肥,澆水防止過多。 肥料以六成草炭土、三成腐葉土、一成粗沙為主,注意通風。已能分辨花芽時,每枝留1~3個花蕾,多余的摘除才不致
    過多消耗養分,造成花小而不艷。 山茶有利于培育成低矮的造型,加上每隔10天施一次稀薄的礬肥水,待到花期照樣笑逐顏開,撩人情懷。
      山茶在江南地區可栽于庭園, 在北方則宜盆栽,且須防止盆土凍結。因茶花生長溫度,以白天25℃左右,夜間不低于16℃為宜,且要求盆土干燥而忌濕,排水良好。 又因山茶花喜酸怕堿,故盆栽土應按沙壤土4份,腐質土3份,堆肥土3份的比例混合堆制。
      山茶上盆后必須多澆水,以后隔1~2天再澆,以盆土發白為需澆水的信號。但盆土長時間過濕,易引起爛根。夏天蒸發量大,需水較多。如見葉子發黃,為土壤酸度不足,應隔15~20天澆一次0.2%~0.3%的硫酸亞鐵(黑礬)水。

    山茶的養殖方法,山茶種植方法
  3. 3

    山茶病蟲害防治
      山茶多為介殼蟲侵害。如見葉子枯黃,植株生長衰弱,為介殼蟲集生于葉背和枝干上,以長絲狀口器刺入山茶花枝葉組織吸收養分,且分泌蠟質,引起煤污病,應在其活動期(4~5月份和7~8月份)噴石硫合劑或松脂合劑。 如屬少量發生,可用人工刮除。
      茶花的蟲害還有 “毛蟲”、“茶細蛾”、“茶二叉蚜” 等, 可用50%氧化樂果乳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等殺蟲劑噴治。 山茶花病害有 “茶輪斑病”、“藻斑病”、“炭疽病”等。 對細菌性的病害可用高錳酸鉀500倍溶液或1000倍農用鏈霉素防治,對疫病類可用25%瑞毒素600~800倍液噴霧, 或用75%敵克松或50%多菌靈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灌根,每隔10~15天一次,共3次。

    山茶的養殖方法,山茶種植方法
  4.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