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黃芩味苦,性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jīng);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黃芩應(yīng)用主要有:
1.濕溫暑濕,濕熱痞悶,黃疸瀉痢:黃芩苦寒,清熱燥濕,能清肺、胃、膽及大腸經(jīng)之濕熱,尤善清中上焦?jié)駸帷S弥螡駵厥顫瘢瑵駸嵊糇瑁仉淦灒瑦盒膰I吐,身熱不揚(yáng),舌苔黃膩,多與滑石、白蔻仁、通草等同用,如黃芩滑石湯;若濕熱中阻,痞滿嘔吐常與黃連、干姜、半夏等配伍,辛開苦降,如半夏瀉心湯;若大腸濕熱,泄瀉痢疾,可與黃連、葛根同用,如葛根芩連湯;用治濕熱黃疸,則與茵陳、梔子同用。
2.肺熱咳嗽,煩渴:黃芩能清肺火及上焦之實(shí)熱,若肺熱壅遏,肺失清降,咳嗽痰稠,單用即效,如清金丸;亦可與桑白皮、知母、麥冬等同用,以增強(qiáng)清肺止咳之功,如清肺湯。此外,黃芩還可用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郁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唇燥,溲赤便秘,苔黃脈數(shù),常與薄荷、梔子、大黃等同用以瀉火通便,如涼膈散。黃芩兼入少陽膽經(jīng),與柴胡同用,治邪在少陽寒熱往來,有和解少陽之功,如小柴胡湯。
3.癰腫瘡毒,咽喉腫痛:黃芩有較強(qiáng)的瀉火解毒之力,治火毒熾盛的瘡癰腫毒,咽喉腫痛,常與銀花、連翹、牛蒡子、板藍(lán)根等同用。
4.黃芩用于血熱吐衄:黃芩清熱涼血止血,可治療火毒熾盛迫血妄行的出血證,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癥,黃芩常與生地、白茅根、三七等同用。
5.黃芩用于胎熱不安:黃芩有除熱安胎之效,用治懷胎蘊(yùn)熱,胎動(dòng)不安之癥。黃芩常與白術(shù)、當(dāng)歸等配伍,如當(dāng)歸散。 -
黃芩的藥用價(jià)值
1.黃芩以根入藥。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解毒、止血、降壓、利尿、利膽等作用。黃芩用于治療肺熱咳嗽、目赤腫痛、濕熱黃膽、肝炎、痢疾、高血壓、感冒、血熱吐血、衄血、高熱煩渴等癥。
2.黃芩臨床上多用于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猩紅熱、流行性腦脊髓炎帶菌者、菌痢、鉤端螺旋體病、傳染性肝炎、急性膽道感染、高血壓等癥。 -
黃芩的美容研究
黃芩寒能清熱,苦可瀉火,且作用力偏于上焦,與其他藥物配伍得當(dāng),能夠潤(rùn)肌膚,治療多種面部疾患,以達(dá)其美容之功,黃芩在治療性美容方中常用,黃芩并常與柴胡、黃連、梔子等合用。瘡瘍科以之解毒生肌,眼科以之散熱明目,通過治療肌膚毒熱疾患達(dá)到美容作用。
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簡(jiǎn)介
黃芩,又名山茶根、黃芩茶等,為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藥,主要有效成分為黃芩苷,具有清熱燥濕,涼血安胎、消炎抗癌等作用。黃芩主治熱病發(fā)燒、感冒、目赤腫痛、吐血、衄血、肺熱咳嗽、肝炎、濕熱黃疸、高血壓病、頭痛、腸炎、痢疾、胎動(dòng)不安、癰癤瘡瘍、燒燙傷以及預(yù)防猩紅熱等癥。煎劑對(duì)甲型鏈球菌、肺炎球菌、腦膜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xiàng)U菌、結(jié)核桿菌、霍亂弧菌、痢疾桿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
END
與你的好友共同分享這篇菜譜
Top10總點(diǎn)擊排行榜
24641蘆薈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24262桑椹子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11833海藻的功效與作用與食用方法
9484炸蛋絲的方法與技巧
8815年輕人多喝花生豆?jié){有什么好處
7346冷凍肉和新鮮肉相比是否營(yíng)養(yǎng)
6977一天喝一杯牛奶有哪些好處
6328熱水焯青菜會(huì)破壞營(yíng)養(yǎng)
5499腌菜種類有哪些?
53510香菜如何保存比較好
Top4熱點(diǎn)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