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與步驟

  1. 1

    楊梅酒的功效與作用
      1.梅有生津止渴、健脾開胃之功效,多食不僅無傷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本草綱目》記載,“楊梅可止渴、和五臟、能滌腸胃、除煩憒惡氣。”楊梅果實、核、根、皮均可入藥,性平、無毒。果核可治腳氣,根可止血理氣;樹皮泡酒可治跌打損傷,紅腫疼痛等。用白酒浸泡的楊梅,盛夏時節,食之會頓覺氣舒神爽,消暑解膩。腹瀉時,取楊梅熬濃湯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斂作用。楊梅具有消食、除濕、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瀉、利尿、防治霍亂等醫藥功能等多種功能,有“果中瑪瑙”之譽。
      2.楊梅含有多種有機酸,維生素 C 的含量也十分豐富,不僅可直接參與體內糖的代謝和氧化還原過程,增強毛細血管的通透性,而且還有降血脂,阻止癌細胞在體內生成的功效。所含的果酸既能開胃生吞生津,消食解暑,又能阻止體內的糖向脂肪轉化的功能,有助于減肥。楊梅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細菌有抑制作用,能治痢疾腹痛,對下痢不止者有良效。楊梅的果肉中的纖維素可刺激腸管蠕動,有利于體內有害物質的排泄。楊梅中含有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B12以及果仁中喊的氰苷類、脂肪油等抗癌物質,對于防治癌癥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楊梅酒的功效與作用
  2. 2

    楊梅酒有哪些保健作用?
      配料有楊梅、白酒。將新鮮楊梅250克,洗凈瀝干,放入50克白酒中,以白酒浸沒楊梅,密封,半個月后,即可飲用。楊梅酒能滌腸胃、助消化、增食欲、止泄瀉,可輔助治療痧氣、腹痛、吐瀉等癥。每日服2次,每次20克,或每次食酒浸楊梅2~3枚。

    楊梅酒的功效與作用
  3. 3

    用楊梅酒治腹瀉
      取若干楊梅,將其浸泡在500克白酒里,7天后可以服用,每次2顆,每天3次;也可用楊梅15克煎服,適用于夏季痢疾、腹瀉、嘔吐等。

    楊梅酒的功效與作用
  4. 4

    楊梅酒的做法
    1. 楊梅酒的做法一
      【材料】鮮楊梅500克,白糖50克。
      【操作】將楊梅洗凈,與白糖置于瓷罐中搗爛,加蓋(需留空隙),1周后即發酵為酒,用潔凈紗布絞汁,即為約12度的楊梅醴,再置鍋中煮沸,冷卻后裝瓶,密閉保存,陳久為佳。佐餐隨量飲用。
      【功效】疏肝理氣,和胃止痛。適宜于肝胃不和型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飲用。
    2. 楊梅酒的做法二
      【配料】楊梅 白酒
      【制法】將新鮮楊梅洗凈瀝干,放人500克白酒中,以白酒浸沒楊梅為度,密封,半月后,即可飲用。
      【特點】為民間藥酒。楊梅,性溫,味酸、甘,無毒,能去痰止嘔,消食下酒。楊梅酒,能滌腸胃,助消化,增食欲,止泄瀉,可輔助治
    療疹氣、腹痛、吐瀉等癥。日服2次,每次20克,或每次食酒浸楊梅2-3枚。
    3. 楊梅酒的做法三
      【原料】 楊梅若干,白酒500毫升。
      【制用法】 將新鮮楊梅洗凈,瀝干,放入白酒中,以白酒浸沒楊梅為度,密封,半月后即可飲用。每次20毫升,每日服2次,或每次食酒浸楊梅2~3枚。
      【功效】 滌腸胃,助消化,增食欲,止泄瀉,可輔助治療痧氣、腹痛、吐瀉等癥。

    楊梅酒的功效與作用
  5.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