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钡吐涞那榫w往往造成食欲不振,導致偏食而造成營養不良,影響身體健康?朔吐淝榫w,能激起對多種食物的欲望。飽滿的情緒來自健康的身體,每天早晨進行有氧運動,如慢步跑或快走、打太極拳等,可產生較好的情緒,而不會對早餐無食欲了。
-
情緒能影響食欲,不同的飲食習慣也會對人的情緒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梢钥吹接行┤讼矚g偏食酸性食物(如魚、肉、蛋、奶等),而有些人則喜歡偏食堿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豆制品等)。長期過分偏食后,這些食物在人體內產生不同的代謝物質,從而也能影響人的情緒。研究發現,情緒實質上是一種神經生理感覺。大腦中的下丘腦是情緒表達的中樞,而邊緣系統與下丘腦之間有密切的聯系,對情緒活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下丘腦前部與喜悅、松弛有關,后部與恐懼、憤怒有關。興奮的傳遞依賴于神經傳遞物質,其中最重要的是兒茶酚胺、5羥色胺。當攝入較多的肉、蛋、奶及酒等酸性食物后,由于該類食物含有豐富的酪氨酸、蛋氨酸,體內容易合成兒茶酚胺、去甲腎上腺素等。這些物質可刺激下丘腦交感神經系統,使之興奮,并反饋于大腦皮層,從而引起人的警覺、興趣、喜悅和產生活力,這時人的情緒容易急躁和激動。反之,如果長期偏食蔬菜、水果、豆制品等堿性食物,則會由于碳水化合物過量,增加大腦中色氨酸的供應量,色氨酸在體內經過羥化脫羧等生化變化,生成5羥色胺。5羥色胺對人起到催眠作用,使人的神經松弛,精神不易興奮,遇事心平氣緩。
-
逆反心理往往也可造成食欲低下,影響進食量,從而影響健康。由此可見,人的情緒在一定程度上與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因此我們日常的膳食應注意葷素搭配,不能偏食,以保持體內的酸堿平衡和正常的生理代謝功能,促進情緒健康,有利于學習、工作和生活。
保持一個飲食良好的情緒對健康很重要
簡介
人們常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闭f明一日三餐的重要性。但是,我們都知道,吃飯首先要產生食欲即具備吃飯的欲望。而產生食欲須有良好的情緒,所謂情緒就是由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愛憎、悲歡、憂懼等心理狀態。情緒對食欲的影響直接關系到人的健康。一個人情緒好時,食欲就好,每頓飯都吃得津津有味,這無疑對健康有好處。而情緒波動起伏,不僅對全身器官的功能有影響,而且對食欲也有很大影響。據統計,節假日醫院急診病例中,以胃病、胃出血、胃穿孔、急性胰腺炎、冠心病、腦血管病為最多見,究其原因,大多是由暴食濫飲引起。暴食濫飲除引起疾病外,同時也妨礙人的身心健康。
END
與你的好友共同分享這篇菜譜
Top10總點擊排行榜
7506361秋葵的功效與作用,秋葵怎么吃
4782762山藥的功效與作用
4394613鴿子湯怎么燉最營養
3485404雞湯怎么燉好喝又營養——掌握六點雞湯
3447875石榴石的功效與作用
2620046桑椹子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2563077橙子的功效與作用
2164608梔子的功效與作用,梔子花可以泡茶喝嗎
2005019紫水晶的功效與作用
18038510榴蓮的功效與作用禁忌
Top4熱點關注